力品药业IPO:实控人美国籍 靠收购仿制药企“供血”仍处亏损状态
发布时间:
2024-07-12
近日,力品药业(厦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品药业)科创板IPO申请已获受理,保荐人机构和主承销商为海通证券,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力品药业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13,745.7044万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25%,不低于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10%,本次募集资金12亿元用于项目及拟投入的募资金额为: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3亿元;改良型新药制剂的研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3亿元。
据公司官网显示,笔者了解到,公司以高技术壁垒的创新制剂开发平台为基础,以提高药物有效性、安全性和成药性为目标,广泛发现并解决临床需求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为患者提供安全优效的新药产品。公司秉承国际化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多个新药在国内外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以实现成为中国领先、全球一流的创新制剂公司的企业愿景。
力品药业曾前后进行过四轮融资,最后两次为2017年和2020年,分别获得B轮2亿元和C轮5亿元的融资,先后引入红杉资本、兴业银行、德屹资本等十多家投资机构;值得一提的是,在C轮融资后,力品药业立即开启了IPO之路,并于2021年1月20日聘请中信证券担任其A股发行上市辅导机构,同年1月27日获得证监会正式受理,但是在2021年9月,力品药业突然中止上市辅导,至于中止原因,力品药业并没有做任何说明。
IPO前,YingYe(美国国籍)直接持有力品药业17.79%股份,通过力品投资控制12.85%股份;叶诚直接持有1.09%股份,通过力同投资控制3%股份。YingYe合计控制34.73%股份,实际支配的股份表决权超过30%,且YingYe作为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值得注意的是,片仔癀持股2.43%,南山红土持股2.87%,深创投持股0.72%,红杉瀚辰持股14.55%。
01
靠收购仿制药企“供血”
由于力品药业大部分产品均未获批上市,且仅上市的一款产品也未实现规模化销售,因此该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2019年至2021年,力品药业实现营收分别为2417.87万元、5679.30万元、5112.51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951.29万元、733.86万元、5644.62万元。
上述同期,以销售药品的主营业务分别收入1563.04万元、1487.6万元和4005.71万元;分别占总营收的64.65%、36.19%和78.35%;以药品研发服务和技术转让为主的其它业务分别收入854.82万元、4191.7万元和1106.81万元,分别占总营收的35.35%、73.81%、21.65%。
力品药业的主营业务分别为核心技术平台业务和非核心技术平台业务。其中,核心技术平台业务包含注射用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等改良型新药和高端制剂产品;核心技术平台业务包含盐酸达泊西汀片等仿制药产品。
整体来看,力品药业主营业务收入较为依赖仿制药产品。2019年至2021年,该公司核心技术平台收入分别为174.79万元、203.64万元和882.95万元,占主营收的11.18%、13.69%和22.04%;非核心技术平台分别收入1388.25万元、1283.96万元和3122.76万元,分别占主营收的88.82%、86.31%和77.96%。
力品药业对此表示,“随着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推进和订单预期情况向好,预计其收入占比将在未来较快上升。”
不过,力品药业目前在研的核心产品中,最早也要等到2023年才会获批上市,大部分在研核心产品均要等到2024年或2025年才能获批上市。这也意味着,该公司短期内业绩扭亏为盈的可能性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为力品药业贡献了超7成营收的仿制药,均来自于其收购的福满药业。2017年,力品药业先后收购了福满药业3%、97%的股权,总计对价1.66亿元,随后福满药业更名为力卓药业,成为力品药业的全资控股子公司。
万隆资产评估公司出具的追溯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5月,确认力卓药业于收购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7亿元。自此,力品药业因收购福满药业产生了924.73万元的商誉值。
02
毛利率远低于同业平均值
除了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较小外,力品药业的毛利率也存在较大波动。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1.14%、21.34%、28.64%,其中2020年毛利率下滑9.8个百分点,2021年又回升了7.3个百分点。
对此,力品药业在招股书中解释称:“2019-2020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以福满药业(力卓药业前身)收购中取得的辛伐他汀胶囊产品为主。该产品毛利率水平较低,且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故2020年度毛利率下滑。2021年度,公司新产品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和盐酸达泊西汀片陆续上市销售,相关产品毛利率较高,主营业务毛利率回升。”
不仅波动较大,力品药业的毛利率也远低于同业平均水平。
在招股书中,力品药业将上海谊众、微芯生物、亚虹医药三家公司列为同业可比公司(下称“3家可比公司”),报告期内,3家可比公司平均综合毛利率分别为95.81%、95%、90.91%,而力品药业综合毛利率依次为35.56%、49.26%、38.33%,远低于同业平均值。
对此,力品药业解释称这是由于其与可比公司收入结构性差异导致:“报告期内,公司核心在研新药产品尚未形成大规模销售,公司营业收入以非核心品类药品销售、药品研发服务收入为主。而微芯生物等可比公司销售收入以新药销售收入为主,毛利率较高。”
03
红杉入股后估值达20亿存破发风险
由于目前尚未盈利,力品药业拟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在科创板IPO。
笔者注意到,作为一家创新药企业,力品药业也获得了多家明星资本的青睐。2020年8月,力品药业实施增资扩股,红杉瀚辰、火炬创投、南山红土、深创投分别以3亿元、1000万元、800万元、200万元认购公司新增注册资本。此次增资中,力品药业投前整体估值为15亿元,投后公司整体估值为20亿元。
同月,力品药业实控人Ying Ye以及股东先进制造进行股份转让,深创投、南山红土等多家机构为受让方。
截至目前,红杉瀚辰持有力品药业6000万股,持股比例14.55%,仅次于公司实控人Ying Ye,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但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市场趋于理性,新股破发已不少见,特别是未盈利企业成为破发重灾区。一级市场上的明星公司,在二级市场中也时常遇冷。
笔者还注意到,2022年以来,科创板共有6家未盈利企业上市,分别为翱捷科技、迈威生物、格林深瞳、首药控股、海创药业、唯捷创芯,六家企业上市首日均破发。截至6月17日收盘,六家公司较发行价分别下跌58.14%、50.83%、30.08%、39.12%、12.95%、27.4%。在此背景下,各家公司背后的明星资本也存在投资收益不及预期或投资亏损的可能。
背靠红杉且诸多问题的力品药业能否顺利上市,我们后续将持续关注!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