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市文博中心-安国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民族医药-维吾尔族医药
发布时间:
2024-07-30
民族医药-维吾尔族医药。
这里是安国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在全球四大长寿区之一的新疆,维吾尔医药在民间广泛流传,是古西域人民和移居西域的维吾尔族等各族人民长期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吸收了中医学的精华,同时吸收借鉴了印度、波斯、巴基斯坦、古希腊等国的医学精华,创造性的发展了自己的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
著名的古代维吾尔族医学著作有:《回回医学文献》、《达司吐衣拉儿》、《医学由司化》等。维吾尔族医药主要是由气质学说、体液学说、器官学说组成,通过七诊对疾病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针对不同的病情而确定各种相应的治疗准则。
他们形成了以:"火、气、水、土"四大物质学说为基础,以相生相克的关系来阐述维吾尔药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维吾尔药材资源相当丰富,有一千多,其中常用的有400多种制剂和治疗方法独具特色。其中"芳香开窍药"的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在非典以及新冠疫情期间,维药祖卡姆颗粒和柴胡汤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隋唐时代,古代维吾尔医药盛极一时,远传至西安和东南沿海口岸。扬州高僧鉴真和尚为了去日本传教,几次渡海失败,患眼疾失明,多方医治无效。后来曾请到一位西域回鹘医生,给他做了手术后痊愈,重新起航去日本顺利的进行传教。
还有古老的埋沙疗法,一直在天山南北流传。唐代中医学著作中就有:"西域埋沙热,祛除风寒诸疾"的记载,历代名人游记中多有"火州埋沙疗疾祛病"的描述。现在卫生行政部门在吐鲁番等地修建沙疗疗养院,开辟有5000人同时埋沙的沙疗基地。
维吾尔医学"接骨疗法"历史悠久,历代接骨大师辈出。维医接骨时,先仔细按摩骨折部位,了解骨折伤情,之后根据骨折部位和骨折性质进行牵拉对接。将骨折复位后,用蛋清和布层层包裹,包好后或火烤或太阳晒,使其速干,干燥后布质坚硬,有类似石膏绷带的作用。
另外"鸡蛋疗法"对外伤引起的脑震荡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鸡蛋液包头退热"最适用于儿童,将鸡蛋液搅拌均匀,用绷带浸入蛋液裹头,很快就能退热。用蛋黄油还可以治疗疮疥。将煮熟的蛋黄放在铁勺内熬制出油趁热涂抹在疮上,用于治疗头疮、黄水疮、皮肤皲裂、丹毒等。用山羊胡烧炭为末,调和蛋黄油可以治疗羊胡子疮、湿疹。维吾尔医药历史悠久,是我国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页:
更多新闻